“均超1200万辆!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大涨”“2024年汽车销量同比增35.5%”“建好充电基础设施 让汽车跑得更远”“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公布 将于9月1日实施” ……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及汽车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交通工具快速普及,与之相伴而生的充电桩市场也再迎发展窗口期。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抢抓时代机遇,助推绿色低碳转型,智能硬件物联网电商服务平台“恒生活”近日官宣:基于“物联网+互联网+数字金融”发展战略以及自身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优势以及探索实践,首次推出出行领域全新品牌——“劲来电”。“劲来电”品牌的诞生不仅意味着恒生活正式进军智能充电桩,也标志着除智能货柜“小橙柜”外,恒生活物联网数智生态再下一城。
“劲来电”充电站示意图
智能充电桩喜迎风口 “劲来电”应运而生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可以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近年来,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传统产业形态与社会生活方式。世界物联网大会秘书长曾表示,物联网智能技术驱动的全球数字经济,正以每年20%的增速高速增长,2024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长超过23%,有望突破250亿美元;中国建成承载物联网的5G基站有望超过430万个,物的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物联网浪潮涌动,新兴业态蓬勃兴起。智能充电桩就是其一。“双碳”战略背景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兼具环保节能、经济实惠、灵活便利的电动自行车以及汽车成为新风尚。受此推动,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电动车充电桩以及汽车充电桩迎来发展黄金期。
电动自行车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全社会的保有量已高达4亿辆,据行业预测,未来五年全社会保有量的年复合增幅约为5%。除电动自行车外,小型电动三轮车、大型电动三轮车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每年还有3000万左右的产量流入市场中。除旧车与新车交替更换之外,全国电动车的整体数量每年也呈上升趋势。电动车出行每天平均里程10-15公里,每辆车平均每两至三天就需充电一次,需求巨大。
汽车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充电桩配套需求应运而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同比增长50%,“十四五”期间累计增长6倍,增长势头强劲。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以恒生活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物联网服务平台也在积极布局。据悉,经过前期充分市场调研以及合作伙伴生态搭建,恒生活出行业务自2024年7月以来,已先后完成首台设备落地、SAAS 1.0版本正式上线、首家规模运营商引入、产品上市、出行盒子正式上市、初次签约10个厂家等一系列里程碑工作。
“劲来电”作为恒生活在出行领域首次推出的全新品牌,不仅是对技术实力以及物联网数智生态的自信展现,更是对市场需求深刻洞察的体现,预示着“劲来电”将为智能充电桩领域注入新鲜血液,助推新一轮科技与生活方式变革。